

从最早各个品牌林立爆发,到后来监管政策逐步收紧,再到悦刻上市,如今重拳出击,电子烟行业可谓如坐过山车一般,起起落落。此前草莽发展的电子烟行业,会在这一次收紧的政策下直接“群体灭绝”,还是会逐步真正走向正轨发展?
这两天,电子烟行业哀鸿遍野。
3月22日,工信部与烟草局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尽管文件只有短短一句话,但一石激起千层浪。
截止截至当天收盘,雾芯科技股价暴跌47.84%,市值仅为157.66亿美元,一夜蒸发144.6亿美元。
从开始在国内出现至今,电子烟行业的发展一直都在争议中前行。
从最早各个品牌林立爆发,到后来监管政策逐步收紧,再到悦刻上市,如今重拳出击,电子烟行业可谓如坐过山车一般,起起落落。
作为新型烟草,电子烟的危害性的确要比传统烟草低,但这不意味着它可以脱离监管。
此次政策的收紧,也是对电子烟的规范,推进电子烟监管法治化,符合电子烟产品特性以及当前国际监管的通行做法,也能增强电子烟监管效能。
此前草莽发展的电子烟行业,会在这一次收紧的政策下直接“群体灭绝”,还是会逐步真正走向正轨发展?资本市场对电子烟行业,又有怎样的观点?
为此,投资人说采访了多位电子烟从业者,以“八问电子烟”的形式,为大家拨开谜团。
从访谈结果来看,目前电子烟的发展还较为中性,并没有看到过于悲观或者盲目乐观的情绪。
大家不认为此举会让电子烟完全纳入烟草体系,但会对其生产、销售环节做一些管控。
资本虽然会冷静,但还是在积极参与。不管是队还是民营队,最终比拼的都是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归根结底,在一个法治内,一旦合法,所有的一切都会按照市场规则来竞争。
鹿死谁手,或许真不一定。
感谢本文受访者:
电子烟行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唯它电子烟CEO刘东原,某电子烟品牌创业者张华,思得投资合伙人丁黎斌,某电子烟创业者李亮,POOLAN创始人孙海铭,行业人士陆伟,以及部分不愿署名的电子烟从业者。
感谢本文观点提供方:
北京市控烟协会,浙商证券,天风证券,博派资本李欧成在公开社交平台的发言。
“投资人说”尊重每一个有价值的认知,并希望这些深度思想被更多人看见。
01
电子烟将纳入烟草体系?
北京市控烟协会:对电子烟的乱象应该加强监管。但建议不纳入烟草专卖监管,而是交给卫生健康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监管。
博派资本李欧成:这种风险我认为不大。
首先由发文机构来分析,本次征求意见稿是由工信部提交,而非烟草专卖局。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未来电子烟的行政管理权归属工信部与烟草专卖局和工商管理部门联合管理。
某电子烟品牌创业者张华:在资本、团队、营销的大力推动下,电子烟市场发展过快。
此前悦刻上市,315晚会没有提到电子烟,其实都是利好消息。这个市场眼见着就要起来,大批量资金、人员开始入场。
现在这个文件,说简单点,其实只是吓唬我们,警告行业要冷静下来,规范发展。
要注意“参照”,而非“按照”的用词。这本身就能代表相关态度。如果政策要一刀切,直接将电子烟及新型烟草制品归属于烟草专卖即可。
思得投资合伙人丁黎斌:现在的征求意见走向,并非十分明确。我原本预估相关政策在去年就会出来,只是疫情推迟了。
任何行业的放开,最终的决定因素都是是否创造更多的税收。
相较卷烟贡献的万亿税收而言,电子烟可能非常少,但电子烟增幅高,过不了多久,就会产生威胁。
因此,相关政策早晚都会出来。不仅仅是电子烟,医美等领域今年也会逐步出台相关政策。
浙商证券:短空长多。明确中烟作为监管主体,产业大概率不会一刀切。本次政策并无监管细则出台,但明确了电子烟的监管主体是中烟。
电子烟在我国贡献大量就业、出口创汇,产业技术多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因此中烟对电子烟发展进行封堵的概率很小。
后续中烟可能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总结下来一句话:电子烟基本不会纳入烟草体系。
02
生产端将会如何监管?
李欧成:烟油里只有4种成分,尼古丁盐、丙二醇、丙三醇、香精香料。
丙二醇、丙三醇属于基础化工产品,香精香料属于食品添加剂,尼古丁属于危险化学品。
目前,只有尼古丁和尼古丁盐是有可能会被监管的成分。
但我个人认为,监管不会完全切断尼古丁的生产。因为目前尼古丁已经有人工合成尼古丁了。参照烟草管理核心资料对生产、运输、经营都需要取得资质。
我认为比较有可能的监管措施,是限制尼古丁含量/浓度,像欧盟TPD一样要求将烟油的尼古丁浓度限制为2%(目前常规产品为3.5-5%)。
天风证券:预计对上游主要原材料尼古丁进行追溯管理。
因高浓度尼古丁为危险化学品,此前并无严格管理措施和生产体系安全监督方案。
在对雾化电子烟进行“类烟草化”管理后,监管机构或将对尼古丁的生产、销售进行许可制或牌照制,有资质、生产规范的企业可允许进入产业链生产、销售环节。
某电子烟从业者:尼古丁是核心原料,应该只有尼古丁会涉及到使用许可证。归烟草管,生产企业不需要太多的资质。如果是出口产品,只需要在海关备案,就可以生产运输到海外。
电子烟行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唯它电子烟CEO刘东原:在行业早期,应该只会监管到尼古丁层面。
为尼古丁生产发放牌照,并在产品上添加溯源码,让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的全流程,都能被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