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按对应位置二维码,可以选择你想去的巡展
蓝洞点评:
可能影响本季度各大品牌数据的三个重要因素。
、政策因素。3月22日,工信部发布电子烟拟参照卷烟管理征求意见,引发电子烟行业震动,截至目前,相关监管细则尚未出台,但对行业收紧的看法持续存在。
第二、报告因素。5月26日,卫健委发布报告称,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不安全。虽然被众多行业专家指出,该报告引用数据过于陈旧,电子烟产品已经今非昔比,但众多主流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依然对此进行了大幅报道,在用户端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第三、行业因素。从今年开始,各大电子烟品牌开始大力拓展线下门店,多家品牌喊出了今年拓展1万家店的口号,各大地方巡展如火如荼,开店猛增的同时,闭店也在增加。
多种因素作用下,各线下店销售数据从4月开始,持续稳步下跌,6月几乎只能达到4月的50%。
门店终端销售下滑,开始逐渐传导到品牌端,部分品牌经营困难,陷入动弹不得局面,对品牌方面的建设基本处于荒废状态,但也有部分品牌坚持耕耘,在第二季度表现不俗。
有读者可能会发现,二季度有28家品牌上榜,一季度仅有18家品牌上榜,这说明各品牌开始从第二季度发力,我们也扩大了排行榜上榜名单。
本次榜单,特意标注了季度环比趋势,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状态,以方便各位参考品牌在连续两个季度的表现情况。
我们来简单点评一下前十名。
1、悦刻继续占据,但份额从83%回落到75%,处于微跌状态。我们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业政策征求意见发布后,头部品牌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二是悦刻当季未推出新品,缺乏话题传播,此外,有些店主对悦刻开店和补贴的吐槽,也会有减分。
2、从来没有进入过前五的喜雾突然杀到第二名,份额达到5.61%,上升4位,属于本季度更大的黑马。究其原因,喜雾在当季推出了全新的管理团队首秀路演,并围绕首席科学家邢晨悦制作了一系列视频传播品牌理念,差异化的策略在平淡的二季度成为了杀手锏。
3、长期专注于产品研发的魔笛终于杀进前三,份额5.33%。魔笛继续秉持着每个季度都推新品的频率,MEGA·PRO推出后,受到了业界和用户的追捧。魔笛今年有展必参,也让其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口碑,截至6月30日,开店数量已经达到6000家。
4、小野前进一位,从上季度的第五名来到第四名。小野在今年年初引入了华为前高管季岳林担任CEO,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行动,同时依靠的明星代言,在专卖店和展会现场出尽风头,季岳林对小野的华为式管理能否更进一步,值得期待。
5、YOOZ下跌三位,从上季度的第二名来到第五名。YOOZ本季度经历了高管更替与销售体系调整,相比一季度而言,二季度重磅动作偏少,影响了排名,但综合实力依然强劲。
6、铂德下跌三位,从上季度的第三名来到第六名。不少人可能会吃惊,铂德在本季度不是因为和敦煌IP的联名在微博上有过亿阅读和曝光吗,为什么排名下降了。其实,有心的人会发现,微博上热度高的话题,多数偏负面,负面信息会反噬和抵消正面信息。这只是一个参考,从线下来说,铂德本季度和天音达成合作后,开店非常凶猛。
7、MYX觅上升三位,从上季度的第十名来到第七名。觅在本季度话题不少,农夫山泉天然雾化弹、达芬奇系列等话题十足,同时还发起了免费送产品活动,积累了不少人气,但也因部分话题引发了批评。从线下来看,觅今年堪称巡展的更大获益者,通过各大巡展招募到了颇有实力的省代。
8、非我排名下降一位。本季度没有啥印象深刻的事情,但小事儿不断。根据蓝洞的调研,非我以其超低价的换单产品在二线以下城市的销量不低。非我低价换弹策略值得各大品牌研究。
9、铂岚上升三位,从第12名来到第九名。铂岚在二季度着重对门店精细化运维,以及明星店主的采访,差异化的策略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10、ICE暴雪进榜进入前十。暴雪是一家争议的品牌,有过争议的历史,蓝洞也始终保持着对暴雪的关注,暴雪今年参加多地巡展也是非常抢眼,连续发布了多款新品,最近更是宣布融资1亿,引发了市场关注。